凡用兵者必先自庙战主孰贤将孰能民孰附国孰治蓄积孰多士卒孰精甲
凡用兵者,必先自庙战。主孰贤,将孰能,民孰附,国孰治,蓄积孰多,士卒孰精,甲兵孰利,器备孰便,故运筹于庙堂之上,而决胜乎千里之外矣。
文:指礼乐制度及文德教化。《论语·子罕》朱熹注:“道之显谓之文,盖礼乐制度之谓。” “故文之”二句:《文子·下德篇》作:“故文之所加者深,则权之所服者大。”“胜”作“服”。《汉书·刑法志》、古钞卷子本亦同。
“故全兵”二句:许慎注:“德先胜之,而后乃战,汤、武是也。”
“众者”:《道藏》本同。刘绩《补注》本“者”下有“胜”字。古钞卷子本同。《四库全书》本作“则众者胜”,无“寡”字。
“胜愚”:古钞卷子本作“制遇”。
“者侔”:《道藏》本同,刘绩《补注》本、《四库全书》本作“势侔”。古钞卷子本作“智侔”。 侔:许慎注:“等。”按:《说文》:“侔,齐等也。”训正同。《文子·上德篇》作“智同”。
“主孰贤”以下八句:化自《孙子·计篇》。 运筹:策划。
因此善于执政的必先积累他的恩德,善于用兵的必先积聚他的怒气。积累恩德那么百姓能够被他使用,怒气积聚那么威风能够树立。因此礼乐制度和文德教化所施加的地方是肤浅的,那么势力所胜过的地方就会很小;恩德所施加的地方是广博的,那么威力所制服的地方就会很大;威力所制服的地方是广大的,那么就会我方强胜而敌方变弱了。因此善于用兵的人,首先削弱敌人而后才去交战,所以花费不过一半的力量而起到加倍的效果。商汤土地方圆七十里而称王,是修治德政的结果;智伯有千里之地却最终灭亡,是穷兵黩武的结局。因此千乘之国的君主,推行文德的可以称王;万乘之国的天子,爱好用兵的就会灭亡。因此称为“全兵”的战争,先有道德的胜利,而后才去战争;而称为“败兵”的战争,则是由于先战争,而后求得胜利。在双方恩德平均的情况下,那么人多的胜过人少的;在彼此力量相匹敌的情况下,那么聪明的战胜愚笨的;在双方智术相当的情况下,那么有作战方法的擒住没有方法的。
- 谯周《蜀本纪》曰禹本汶山广柔县人也生于石纽其地名刳儿坪见《世[图]
- 天地运行而互相有通连万物总合而统一于“道”能通晓“道”的规律[图]
- 天子玉藻者十有二旒前后邃也延 龙卷 以祭玄端而朝日于东门之外[图]
- 《立辟》魏国的刑书 《国律》赵国的刑书 《奉法》燕国的刑书 [图]
- 江允凝曰黄山看云更佳[图]
- 陈平(?~前 )阳武户牖乡(今河南原阳东南)人他年轻的时[图]
- 西戎我国周代时西北部的少数民族徐偃(yǎn)王徐国国君徐古代[图]
- 一之日周历一月的日子即夏历十一月凡言“一之日”、“二之日”、[图]
- 凡用兵者必先自庙战主孰贤将孰能民孰附国孰治蓄积孰多士卒孰精甲[图]
- 吾家方丰盈之际不待天之来概、人之来概吾与诸弟当设法先自概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