绐(dài)哄骗有个燕国人在燕国出生在楚国长大到年老时
(4)绐(dài):哄骗。
有个燕国人在燕国出生,在楚国长大,到年老时回到燕国去。
路过晋国时,同行的人诳骗他,指着城墙说:“这是燕国的城墙。”那个人听了,凄怆地改变了面容。同行的人指着土地庙说:“这是你家乡的土地庙。”那个人听了,感慨地长叹。同行的人指着房舍说:“这是你祖先的房子。”那个人于是潸然泪下。同行的人指着坟墓说:“这是你祖宗的坟冢。”那个人禁不住嚎啕大哭起来。同行的人放声大笑,说:“我刚才骗你呢,这不过是晋国罢了。”那个人大为羞惭。
等到了燕国,真的见到了燕国的城垣和社庙,真的见到了祖先的旧居和坟墓,悲哀的情绪反而减弱了。
仲尼
《仲尼》,一曰《极智》。孔子本为儒家先贤,修身治国也是历代儒者所关心的话题。然而面对“君臣日失其序,仁义益衰,情性益薄”的严酷现实,儒家的诗书礼乐往往失去原先济世治乱的作用,而变为弃之可惜、革之无方的摆设。此刻,须由“体神而独运,忘情而任理”的道家思想出场,来给予迷惘的贤臣士子一份圆融静定的安宁心态。本篇作者便有意借用孔子的形象和言论来阐释这种“有易于内者无难于外”的修身理论。
文中以孔子与颜回的对话引出“无乐无知,是真乐真知”的观点。作者认为,摒弃礼教和变革社会都不过是显露形迹的有心作为,唯有保持内心虚静,才能泰然应对纷纭莫测的时局。同时,针对凡俗一味纠缠于外在细节,只知运用感官妄定是非的浅陋偏见,作者又提出判断圣人的独特标准:圣人通融于大道,故而在内修身,则能“体合于心,心合于气,气合于神,神合于无”,在外治世,亦可“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篇末,作者为了预防矫枉过正,又将“默而得之而性成之”的圣人与庸庸碌碌的无能之辈加以区别对待,申明圣人之智寂然玄照,通理而无所偏执,无为而惠及天下;后者却好像聚块积尘,只不过是繁华人间转瞬即逝的浮光掠影罢了。这不由使人想起孔子那句至理名言:“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己无能也。”(《论语·宪问》)
仲尼闲居,子贡入侍,而有忧色。子贡不敢问,出告颜回。
- 谯周《蜀本纪》曰禹本汶山广柔县人也生于石纽其地名刳儿坪见《世[图]
- 天地运行而互相有通连万物总合而统一于“道”能通晓“道”的规律[图]
- 天子玉藻者十有二旒前后邃也延 龙卷 以祭玄端而朝日于东门之外[图]
- 《立辟》魏国的刑书 《国律》赵国的刑书 《奉法》燕国的刑书 [图]
- 江允凝曰黄山看云更佳[图]
- 陈平(?~前 )阳武户牖乡(今河南原阳东南)人他年轻的时[图]
- 西戎我国周代时西北部的少数民族徐偃(yǎn)王徐国国君徐古代[图]
- 一之日周历一月的日子即夏历十一月凡言“一之日”、“二之日”、[图]
- 凡用兵者必先自庙战主孰贤将孰能民孰附国孰治蓄积孰多士卒孰精甲[图]
- 吾家方丰盈之际不待天之来概、人之来概吾与诸弟当设法先自概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