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朝封司马昭为晋公准备颁赐给他九锡之礼司马昭坚决辞谢不肯接受
魏朝封司马昭为晋公,准备颁赐给他九锡之礼。司马昭坚决辞谢不肯接受。朝中文武百官将要到他府中去劝导,司空郑冲派信使快马加鞭到阮籍处求他写一篇劝进的文章。阮籍当时在袁准家,隔夜酣饮的余醉尚未消退就被扶起来,他在木札上书写文稿,一字不改,就写定交给来使。当时人都认为是神来之笔。
六八
左太冲作《三都赋》初成,时人互有讥訾,思意不惬。后示张公,张曰:“此‘二京’可三,然君文未重于世,宜以经高名之士。”思乃询求于皇甫谧,谧见之嗟叹,遂为作叙。于是先相非贰者,莫不敛衽赞述焉。
左太冲:左思,字太冲,齐临淄(今属山东)人。其貌不扬,且又口吃,但为文辞藻壮丽。
讥訾(zǐ):讥刺诋毁。
不惬(qiè):不愉快。
张公:张华,字茂先,范阳方城(今属河北)人。晋初任中书令,散骑常侍。惠帝时历任侍中、中书监、司空,后为赵王伦和孙秀所杀。以博洽著称。
二京:指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班、张二赋都是描写西汉都城长安和东汉都城洛阳的。
皇甫谧(mì):幼名静,字士安,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属宁夏)人。晋武帝屡下诏征,均称病不就。中年患风痹,乃钻研医学,著有《甲乙经》。
敛衽(rèn):整整衣襟,表示恭敬。
左思的《三都赋》刚完成时,当时人交相加以讥刺诋毁,左思心里很不愉快。后来左思把赋拿给张华看,张华说:“此赋可与《两都赋》《二京赋》鼎足而三。但是现在您的文名尚未能为世人所重,应该让享有盛名的人士加以推荐。”左思就去请教拜求皇甫谧,皇甫谧见了此赋后大为赞叹,就为赋作序。于是先前那些非议此赋的人,无不恭恭敬敬地赞美称扬它。
七〇
乐令善于清言,而不长于手笔。将让河南尹,请潘岳为表。潘云:“可作耳,要当得君意。”乐为述己所以为让,标位二百许语,潘直取错综,便成名笔。时人咸云:“若乐不假潘之文,潘不取乐之旨,则无以成斯矣。”
乐令:乐广。手笔:指写文章。
- 谯周《蜀本纪》曰禹本汶山广柔县人也生于石纽其地名刳儿坪见《世[图]
- 天地运行而互相有通连万物总合而统一于“道”能通晓“道”的规律[图]
- 天子玉藻者十有二旒前后邃也延 龙卷 以祭玄端而朝日于东门之外[图]
- 《立辟》魏国的刑书 《国律》赵国的刑书 《奉法》燕国的刑书 [图]
- 江允凝曰黄山看云更佳[图]
- 陈平(?~前 )阳武户牖乡(今河南原阳东南)人他年轻的时[图]
- 西戎我国周代时西北部的少数民族徐偃(yǎn)王徐国国君徐古代[图]
- 一之日周历一月的日子即夏历十一月凡言“一之日”、“二之日”、[图]
- 凡用兵者必先自庙战主孰贤将孰能民孰附国孰治蓄积孰多士卒孰精甲[图]
- 吾家方丰盈之际不待天之来概、人之来概吾与诸弟当设法先自概之[图]